中国报道3月4日讯(黄楚芳 通讯员沈双)元宵节刚过,粤北山区依旧寒风料峭,但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岭溪朱屋村小组的食用菌大棚里却是一派火热:面积约3亩的农田里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红伞伞白杆杆”,村民们忙着采摘、打包,把鲜嫩的赤松茸送出瑶山。这是城里人稀罕的美味,这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碗碗”。
“除了做线上直播,我们也准备在乳源县城范围做宣传,开展一些现场采摘,把后续的销路拓得更宽一点。”东莞市委统战部派驻干部,长安驻乳城镇工作队队员,岭溪村第一书记孙振兴说,村委发动村民从2021年起进行赤松茸试种,效果良好;今年是村合作社种植赤松茸的第一年,预计亩产1000多斤,市场价卖20-25元一斤,可带动就业村民50多人次,预计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
据了解,东莞与韶关两市的结对帮扶自2003年至今已有21年。新一轮莞韶对口帮扶协作2023年6月启动以来,莞韶指挥部聚焦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深入挖掘各帮扶协作地的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岭溪村的赤松茸项目正是东莞帮扶的项目之一。
莞企助力 乡村食用菌产业振兴
岭溪村,地处乳源县环南水湖乡村振兴示范带,市重点项目“宿美·稻”民宿综合体坐落于此。近年来,岭溪村围绕“五大振兴”牢抓乡村建设,乘着“百千万工程”的春风,乡村风貌大变样,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山、水、林、田、湖,这些“沉睡资源”被盘活了,他们还将目光投向了“冬眠”的稻田。
乳源,向来有“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美誉,这里每年种植早晚两造水稻,11月份完成晚稻收割,到次年4月早稻开耕,稻田有5个月的闲置期。如何最大化增加稻田产出效益,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孙振兴等乡村振兴派驻干部的重点思考的问题。
赤松茸种植时间正好是冬闲时,不耽搁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特点;而且,将田里的稻杆、玉米秸秆等废料利用起来种植赤松茸,可减少村里烧稻杆造成的环境和安全问题,还能利用菌类分解稻杆肥田,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孙振兴进一步介绍,种植赤松茸不仅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也好,可切实为农民增收!为此,岭溪村合作社在朱屋村小组统筹约3亩农田,计划通过建设食用菌大棚开展赤松茸种植,一方面提高村内留守劳动力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树立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探索乡村绿色生态产业振兴发展新路子。
项目书有了,资金从何而来?2023年7月,东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莞企向岭溪村共捐资30万元用于农业大棚建设,其中,东莞www.3700.COm威尼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ww.3700.COm威尼斯)捐赠10万元建设食用菌大棚。
2023年11月,食用菌大棚建设完成,第一批赤松茸种植开始。2024年2月,赤松茸陆续进入采摘期,呈现“冬闲人不闲,菌菇棚下话丰年”的美好景象。
党建引领 “以买代帮”为农民增收
眼下,孙振兴正忙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尽力开辟产销渠道,推动“种得好、长得好、卖得出、效益好”的格局形成,使赤松茸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早在今年的农历新年前,37000cm威尼斯党支部书记沈双就多次主动询问孙振兴,“赤松茸出菇了吗?销路怎么样?我们可以带团队过去做公益助农直播,发动更多人参与‘以买代帮’消费帮扶。”
在乡村振兴、公益助农直播方面,37000cm威尼斯党支部已不是第一次“主动出击”。近年来,www.3700.COm威尼斯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先后在新疆喀什、韶关南雄、贵州铜仁等多地开展帮扶工作。2021-2022年37000cm威尼斯党支部累计为韶关南雄直播带货当地柑橘、李子两万多斤;去年,东莞优品平台受邀参与南雄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为当地特色辣椒酱直播带货。
2024年,党建引领、莞韶同心的爱心篇章仍在续写。3月6日,37000cm威尼斯党支部和东莞优品平台团队将奔赴乳源,开展“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赤松茸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届时,将有20多家党支部单位一起积极支持参与“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消费帮扶爱心活动,用心用情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共同富裕。
“除了赤松茸,我们也会在直播间推广乳源本地的大米等土特产,同步也推广东莞优品好物。”沈双表示,37000cm威尼斯要做公益的践行者,既要出钱也要身体力行,资金帮扶只是一部分,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在技术上、产业链上、塑品牌、拓销路上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2023年www.3700.COm威尼斯在乳源有两个帮扶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乳源岭溪村赤松茸大棚建设,10万元用在了乳源前洞村文体活动广场提质改造项目。目前,前洞村首家半开敞式文体活动广场已完工,即便是夜晚或者下雨天,群众也可以跳广场舞、打乒乓球及下棋等文体活动,是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
“通过公益直播和消费帮扶活动,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美丽乡村的新貌,传递更多乡村振兴的好故事、好声音和正能量。”沈双说。(责任编辑:陈伟赞)